网络课程
当前位置:首页 >在线教育 >网络课程

疫情下大学在线教育的变革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0-07-03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424    分享:

疫情下大学在线教育的变革与展望

2020年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的学校停课已波及全球87.9%的学生,截至4月底,已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逾15亿学生受到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说:“我们从未见过教育面临如此大规模的中断。”

在这一特殊时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成立了全球教育联盟,以支持各国推广应用最佳远程学习方案,并确保最易受影响的那部分儿童和青少年亦不掉队。阿祖莱说,合作是前进的唯一道路。发起这一联盟意在呼吁采取协调和创新的行动,以实现着眼于包容和公平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将不仅在现阶段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支持,并将在整个恢复过程中发挥作用。

疫情阻隔了物理流动,但教育不能中断,这成为世界的共识。借助于互联网的发展,在线教育成为当下的重要教育方式。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全国在线开学的普通高校共计1454所,95万余名教师开设94.2万门、713.3万门次在线课程,参加在线课程学习的学生达11.8亿人次。教育部组织37家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率先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在线课程,带动了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平台主动参与。

3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发布远程教学解决方案,推荐了世界范围内可免费获取的27个学习应用程序和平台,爱课程网、阿里钉钉、蓝墨云班课入选。

4月24日,清华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全球大学特别对话:新冠疫情下的大学在线教育及展望”在线会议。来自6大洲15个国家的21所大学,跨越时空,相聚云端,共同探讨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大学的责任与担当,以及如何做好在线教育。清华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米兰理工大学、多伦多大学、早稻田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智利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理工大学、亚琛工业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大学负责人和专家学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位代表共同探讨全球疫情蔓延下在线教育的挑战与变革,共谋交流合作新发展。此次特别对话再次传递出明确信号,即全球大学抗疫行动需秉持和衷共济的理念,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共同努力打好在线教育攻坚战,实践大学对教育的承诺与担当,为尽早战胜疫情积极贡献高等教育力量。本刊摘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

我们秉持一个共同信念,那就是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中断,教书育人是学校不可放弃的职责。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影响,给人类带来更多风险与不确定性。全球许多高校陆续关闭校园,开始在线教育。过去3个月,清华大学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全校性在线教学,并通过实践总结出有效实施在线教学的三个关键词:机会、质量与公平。

首先,要让教师获得在线“教”的能力,让学生获得在线“学”的机会。清华大学践行“行胜于言”的校风,1月30日作出“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决定,不到两周时间里,超过2600名清华教师接受了在线教学培训并掌握所需技能,而在此之前,他们中只有15%的人具有在线教学经验;2月17日,清华成功实现如期开课,3923门课程在线顺利开展;学校还启动特别计划,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在线学习,并为身处偏远地区因网络问题无法进行在线学习的学生,以及分散在世界各地不同时区的学生提供资助。突如其来的疫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推动了在线教育的普及,大学理应迅速采取行动,以满足师生教与学的需求。

其次,不管在任何情况下,始终要将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高等教育是精心设计的完整体系,为了确保在线教学成效,学校要努力维护教学秩序,做到按时上课。春季学期以来,清华大学采用自主研发的在线教学软件平台进行主要教学活动,其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交互,并进行随堂测试、教学效果评估等。实践表明,与线下课堂相比,在线课堂到课率显著提高,师生互动更为充分。可以相信,屏幕并不是师生互动的阻碍,反而架起了师生交流的崭新桥梁。

第三,通过发展融合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依托在远程教育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30多年来,清华大学持续为中国偏远和贫困地区提供教育与培训支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平台学堂已陆续向公众开放1900门在线课程。此外,学校还面向武汉等地区高校开设“克隆班”,积极分享在线教学资源,“克隆班”成功实现了两校学生同步上课、同步做题,拥有同样的教材、同一位授课教师。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发布了《清华大学疫情期间在线教育阶段性研究报告》,阐述一所大学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努力与思考,包括决策过程、开展在线教学的系列举措,以及师生观点与经验分享等。由于疫情原因,2020年将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同时也会见证在线教育的空前发展。毫无疑问,疫情过后基于校园的传统教育模式将发生深刻变化。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灯塔,是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面对关乎人类未来的严峻挑战,大学必须承担应有的责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意大利前教育、大学与科研部部长斯蒂芬妮亚·贾尼尼

我对清华大学面对疫情率先开展在线教学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表示赞赏。我认为,学习永远不会停,也不能停。当前在线教育面临三个挑战:保障学习连续性、教师具备在线教学的能力和意愿,以及以信息技术为媒介的在线教育中的隐私安全与伦理问题。教育在实时发生变化,减少教育不平等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全球合作是应对疫情危机的唯一办法,相信此次对话将为大学间的创新合作拓宽道路,让我们更加从容应对危机,推进构建可持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苏必德

近期一系列的突发事件清晰表明,我们必须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加快教学和发现新事物的速度,将知识与价值注入亟需答案的世界。感谢清华大学组织我们走到一起,针对疫情期间的教育连续性这一重要议题展开及时对话。应急的远程教学经验对耶鲁大学未来发展将产生长远影响,有助于在线教育方式的重新塑造,并引发传统课堂教学的变革。正如数百年来的情形,面对不确定性,大众会向高等教育机构寻求指导和答案。相信凭借智慧与创新,我们能更好地回馈社会。

英国剑桥大学校长杜思齐

此前在线教育发展迅速,而新冠病毒大流行更加速了这一进程,并为大学开展更大规模的活动提供了机会。我们面临的挑战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教育不仅仅是教学和评估。从入学、教学、学习、辅导和评估,到职业咨询、毕业、社交和社交活动等,每一份体验都是学生对大学的期望。挑战还来自学生充分接受教育所需的支持和资源,来自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和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在线教育有着不同的需求,不同国家和学科的学生也有各自的特殊需求,作为大学,我们必须满足这些需求。挑战更来自教师所需的支持,我们需要支持他们进行在线教学,并与学生有效互动,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校长爱丽丝·加斯特

在线教育不仅仅是将传统教学转移到网上,它要求我们从旧的教学范式转变为与数字化的功能和局限相匹配的新教学法。毫无疑问,这将对线下的传统教育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我们正在做过去认为不可能的事,并且以飞快的速度推进。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教师、学生等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校长、意大利大学校长联合会主席费卢奇奥·内斯塔

当学校着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我们制定了战略规划,聚焦个体、全球校园、影响力三个支撑点。以可持续、负责任的方式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改善人类生活,是我们的愿景使命。目前可以确认我们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信大学是全球性机构。接下来,我们需要找到整合线上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的正确方法,从而塑造数字化教育而非虚拟教育的概念,同时需要在实验室、科研攻关上投入更多。新的挑战关乎大数据与连接性,关乎灵活与智能,我们必须采取有效行动以应对新的规则。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校长梅瑞克·格特勒

尽管人们认识到在线教学的潜力和可能性,但在如此快速的过渡过程中,坦白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推进远程教学。我们需要大量时间、精力和费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质量,尽力满足学生的特殊需求。比如,听力和视力障碍的学生很难适应,尤其对身处偏远地区或在家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来说存在困扰。我想,当一切都结束时,我们能够恢复到正常状态后,新常态将与之前有所不同,但也不会被颠覆。尽管远程学习的潜力超出了想象,但在安全的情况下,我们的学生会竭尽全力返回教室,那里有交互学习的丰富感受。

日本早稻田大学校长田中爱治

新冠病毒大流行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我认为,面向未来和“后疫情时代”,我们应借此机会,通过网络促进社群发展,连同所有大学校长和负责人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实现自身发展。目前早稻田大学所有师生都居家学习。我们努力为在线教学提供指导。或许,通过世界范围内的共同努力,我们有可能找到新的方式来改进技术,以增强教育核心要义。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校长安德鲁·马丁

我们必须提升对大学精细化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认识,继续为未来的使命服务。在这次疫情中,一流大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要为学生提供教育,帮助他们融入世界并茁壮成长。实际上,大学为战“疫”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研究。无论从医学研究还是医疗保健工作的角度而言,世界范围内的大学在数十万病患的救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校长、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

线上系统具有出色的韧性和性能,但是缺少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这是一所虚拟大学比不上已有大学的原因。我认为将会出现的情况是,我们通过在线教学提供一种“满堂灌”的学习方式,这似乎是学生最好的学习方式;同时,要确保师生间高度的课堂互动。因此,我们将课内学习安排得更加紧凑,以衡量学生在哪一种系统下能吸取更多的知识。

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康奈尔大学原校长杰弗里·雷蒙

一些在线教学和视频会议的软件工具有明显的好处,但是过度使用也会诱发疲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的教授使用异步交互工具为学生提供动态的主动学习体验。《自然》杂志之前发表了一篇有关我校一位教授如何在他的高级代数课程中使用异步交互工具的专题报道。他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将证明步骤加载到虚拟白板上,讨论彼此的证明等。他相信,大家在异步学习方面的效果很好。之后,他们会进行同步学习,因为他们在交流和书写之前已经进行了认真思考。疫情让很多大学对教学法的思考比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深入得多。今天这样的对话让我很激动,因为我们对教学的反思和探讨并不是在“孤独”中进行。重要的是,我们将继续合作,以确保我们的教学能够通过新工具实现获益最大化。

来源 / 神州学人

作者 段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