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生物医学

发布时间:2021-06-24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信息网     浏览:551    分享:

口腔生物医学

一、课程概述

口腔生物医学是口腔医学中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在医学和口腔本科教学的基础上,将口腔基础理论和临床相结合,与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相融合,从分子水平研究口腔中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以寻找预防、诊断与治疗方法为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当前口腔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与其他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我国口腔生物医学的发展相对较晚,在1990年以前,基本上是学习、介绍、引进阶段,1990年以后,经过近30年的发展,国内从事口腔生物医学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尤其是研究生队伍扩大,以一批老前辈为指导,以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主体的学术队伍正在不断壮大,当前从事这些方向研究的人员越来越多,几乎所有研究生及导师或多或少都涉及这些方面的工作。

本课程是研究生课程教育的核心之一,对于研究生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分子生物学理论知识储备和相关实验技能培养,为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将本科阶段相关理论知识与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思路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先修课程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本科阶段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研究生能掌握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方面的理论,熟悉分子生物学基本实验操作,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对于口腔特有的研究领域,如牙、颌骨、唾液腺发育及口腔常见疾病如口腔黏膜病变和口腔癌,本课程使研究生了解其发生机制和发展转归过程,为研究生开展科研提供基础培训和引导。

四、适用对象

适用于口腔医学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

五、授课方式

本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以实验室参观、实验指导和操作练习及中国大学MOOC(慕课)(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网络教学方法作为补充。

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为传统教学方法。

2.谈论法:也叫问答法。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此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

3.演示法和参观法:指教师在教学时,把实物或直观教具展示给学生看,或者作示范性的实验,以说明和印证所传授知识的方法。配合模型、图片、动画等,这种方法使学生获得生动而直观的感性知识,加深对学习对象的印象,把书本上理论知识和实际事物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能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进行思维活动,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读书指导法: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后撰写综述或读后感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5.课堂讨论法: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共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讨论法可以全班进行,也可分大组逬行。

6.实验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法可以使学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识同书本联系起来,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独立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兴趣。

六、课程内容

(一)主要内容

1.口腔生物学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2.分子生物学相关数据库及生物信息学

3.口腔生物学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

(1)重组DNA及相关基本技术

(2)真核基因组DNA研究的基本技术

(3)真核基因组RNA研究的基本技术

(4)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及相关技术

(5)蛋白质研究的基本技术

(6)基因功能与表达调控研究的基本方法

(7)口腔组织细胞的培养及分选技术

4.颌面发育与调控机制

(1)牙发育及细胞分化基因调控

(2)颌骨发育及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3)唾液腺发育、唾液分泌的分子调控及唾液腺基因治疗

5.口腔癌前病变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转归及诊断和分子调控机制

(1)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分子生物学

(2)口腔癌分子生物学

6.口腔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与鉴定

7.口腔微生态及口腔免疫分子生物学基础

8.口腔实验动物模型

(1)口腔肿瘤动物模型建立与应用

(2)牙体疾病(龋病、根尖周病)模型建立与应用

(3)牙周疾病(牙周病、牙龈增生)模型建立与应用

(4)口腔黏膜病(口腔白斑、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天疱疮、艾滋病口腔表征)动物模型建立与应用

(5)颞下颌关节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颞下颌关节强直)动物模型建立与应用

(6)颌骨及唾液腺疾病(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唾液腺放射损伤动物、双磷酸盐颌骨坏死)动物模型建立与应用

(7)口腔颌面发育(唇腭裂、小型猪牙齿发育、基因工程小鼠)动物模型建立与应用

(二)课程重点

1.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基本研究方法

2.颌面发育与调控机制

3.口腔癌前病变与口腔癌的发生发展转归及诊断和分子调控机制

4.口腔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与鉴定

5.口腔微生态及口腔免疫分子生物学基础

(三)课程难点

1.颌面发育的调控机制

2.口腔癌前病变与口腔癌的分子调控机制

3.口腔遗传性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与鉴定

4.口腔微生态及口腔免疫分子生物学基础

5.口腔实验动物模型制备

七、考核要求

1.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论文或综述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学生分组PPT讲演。

2.考核标准

(1)闭卷考试100分,60分及格。

(2)论文或综述撰写、实验报告撰写、学生分组PPT讲演由相关教师和导师共同讨论评分。

八、编写成员名单

王松灵(首都医科大学)、叶玲(四川大学)、杜娟(首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