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最新动态

河北医科大学:导学思政,铸魂育人——开展“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活动

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 未知     浏览:123    分享:

河北医科大学:导学思政,铸魂育人——开展“我和我的导师”征文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魂育人,做好精神传承,促进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弘扬良好的师风师德,树立师生相长的典范,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河北医科大学 研究生学院联合学校党委宣传部开展了“我和我的导师”主题征文活动。


      同学们用或深情、或纪实的的文字讲述了自己与导师、与团队之间的故事,令我们深刻感受到导师对学生的谆谆教导与殷切关怀,动情于师生之间结下的深情厚谊。我们可以从中看见河北医科大学导师队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师者精神、医者精神,看到“明德博学、行方智圆”的校训精神内化于师生们攻克难关、不断前行的知行合一,看到“擎灯人”精神在师生接力中代代相传的深刻印记。


      下面为部分文章的节选:

      

      王亚菲 2019级法医学博士研究生    导师:丛斌 院士

      回顾青葱年少、懵懂无知的时光,自2012年在河北医科大学进行法医学专业的学习,至今已近十年。在我29岁生日写下这篇文章,更觉饮水思源,师恩难忘。恩师于我似春风化雨,为我点亮希望的明灯。人生有幸遇吾师,致敬我的恩师——丛斌院士。



      丛老师对科研的严谨态度、知识的探索精神、实验细节的把控渗透到每一个日常科研指导的点点滴滴。丛老师的日常工作非常繁忙,但是学生在他心中的份量总是排到第一位的。只要是提出学术问题都会及时回复和解决。他基本上一年所有的法定节假日都是在学校办公室度过,早上背着电脑来进行学术讨论,午饭也都是快餐,匆匆在办公室解决。很多时候中午没有时间休息,一直工作到晚上。有一次组会从上午十点开到晚上十点半,我们这样的年轻人一天下来也会疲惫不堪,但是从未见丛老师有疲惫之态,每一个课题都会和我们详细地探讨制定实验计划,这对我们学术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


      丛老师不仅是老师,有时候也更像长辈,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心态。成长路上、科研之中总是会有许许多多的挫折和失败,每当我感到灰心沮丧和犹豫不决时,丛老师都会成为我最坚实的后盾,给予我充分的自我发挥空间,提供最中肯的建议,帮我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


      郭家良 2017届外科学(骨外)博士    导师:张英泽 院士

      医者治病救人,师者传道受业,这俩职业莫不与人这一生息息相关——一个要你活,一个要教你怎样活。对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病患,张英泽院士是值得称道的好大夫。随老师学习八年,除有专业技能的扎实增长外,还有很多不为人知却又难掩光芒的医事得以亲历,所以老师于我,更多了一份医德与人格塑造的情谊。



      老师一直教导我们创新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临床,更要服务于临床;做人做事要有科学家的精神和境界,要有人文情怀,要时刻记得真心服务每一个病患。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需要当机立断,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精于科研;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需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群众,甘于奉献;一个真正的医务工作者,需要救死扶伤,尊重病患,团结协作,追求完美;而一个真正的老师,需要专业扎实,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成灰始干;作为一名医生必须具备忠于人民、献身科学、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品德。


      在老师的带领下,骨科团队共提出了五项原创发现和七大创新理论,发明了双反牵引、微创可调式接骨板、下胫腓仿生弹性固定、股骨近端双三角仿生髓内钉以及适形解剖接骨板-骨栓加压系统、建立微创保膝体系等国人原创产品。每一项创新都解决了困扰我国骨科多年的临床疑难问题,填补了多项国际骨科学技术空白。


      刘晓云 2006届神经病学博士    导师:李春岩 院士



      李春岩院士在科学研究上的建树有目共睹,同时他也是一名神经病学专业的医生。我读博士的时候,李院士已经不在临床一线工作,但还会有病人慕名找到他,每次他在办公室给病人看病,他总是那么耐心、仔细、不厌其烦地讲解,没有一点儿院士的架子。而且李院士对我们,对科里的每一位同事,哪怕是实验室请的清洁阿姨都总是那么亲切和平易近人。


      李院士的生活也非常简朴,他衣着朴素,我从来没有见过他穿名牌或贵重的衣服,他也很少应酬。做事情、做研究、做学问是他每一天的主线。他经常和我说:“晚上熬点粥,有个小菜,既健康又能有时间学习看文献。”我就这样在李院士的熏陶和言传身教下感染着,感动着,学习着。后来我博士毕业,李院士也一直关心着我的生活和工作,总是鼓励我向更好的方向努力。而今我也成了一位导师,我就一直努力像李院士那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做一名称职的老师。


      现在我回到临床工作,李院士已84岁高龄,他依然每天去实验室,指导学生、看文献。每次见到精神矍铄的李春岩院士,心里总是暖的、开心的。他是我最敬爱的老师,他就像一盏灯永远照亮着我前进的步伐,他的人品如玉一样纯洁,他的学识如山一样高远,李春岩院士的人品和学识已经成为我们这些学生心中的一种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董静 2019级肿瘤学博士研究生    导师:祝淑钗 教授

      一个周末的时间,我去了南方两家三甲医院考试、面试,都没有被录取。我当时很难过,也非常疲惫,心情差极了,就把手机调成静音倒头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我发现手机里有好几通老师打来的未接来电。我忐忑地回了老师的电话,心里想着自己的成绩不理想、没被录取,不会又被老师批评吧。电话打通了,老师只是鼓励我说:“咱们努力了、尽力了就不后悔,如果在外面不顺利,就回来吧。”听到老师的话,我再也忍不住地大哭了起来,觉得老师对我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因为有了老师的鼓励、支持和肯定,我的信心倍增,内心更加强大了,我再次出发西安参加考试和面试,终于成为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疗科的一名医生。接到录取通知时,我兴奋地抱着祝老师转了好几圈。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不同的时段,每一段都有不同的味道。读博三年就是我心中巧克力的味道。以前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老师都会带巧克力来科里,给我们师姐妹、师兄弟分着吃,老师给的巧克力就像注入了不同的原料,让我感觉苦也苦的纯正,苦后的甜更是可以伴随我远行、让我永远铭记于心。就和三年的读博生涯一样,时时刻刻都能感觉到压力和不停不休的努力是苦,远行的行囊里背着沉甸甸的收获、带着老师传授的毫无保留的真知灼见和满心的温暖,都是甜。


      张亚玲 2019级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硕士研究生    导师:张荣 教授



      “言传不如身教”,张荣老师在工作上的严谨、认真、细心让我深深地折服。记得第一次把自己写的文章初稿提交给老师的时候,心里满是忐忑,我很快就得到了老师的反馈,大到对整个文章的逻辑思路,小到每一张图的排列、清晰度、字体及标点符号,张老师都依次列举出来。看了老师的建议,我瞬间茅塞顿开。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的首篇文章终于定稿了!


      在投稿时,张老师反复强调“认真检查文章的每一句话,认真阅读杂志社的每一项要求”。第一次修稿的时候,晚上12点张老师还在微信上对我的修稿内容提出问题,中午1点半午休时间张老师还在不断地对于我的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第二次修稿已经是小修了,但是张老师依旧还是仔细斟酌了我回答的每一句话和文章的每一个单词、每一处标点,一直到最后的proof阶段,张老师始终如一地认真修订我的文字。最后文章成功被《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杂志,影响因子10.588)接收。张老师严谨认真的态度教会我面对科研不仅要一丝不苟,还要脚踏实地,这样才能把课题设计完整,把实验做对,把科研做好。


      张子萍 2021级内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导师:袁雅冬 教授

     初识袁雅冬老师是那条朋友圈里转发的有关“河北省第一批145名医生驰援武汉”的消息。2019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原本的轨迹,武汉封城,所有人居家隔离,而袁雅冬老师在这样的情况下,签下请战书,毅然决然地奔赴武汉。



      2021年初,石家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她又一次临危受命,作为专家奋战在一线。这就是我的导师,无论是2003年SARS病毒、2007年“肉毒素中毒”事件、2009年“H1N1甲流”,还是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从组建病房、到一线救治、指导会诊等工作,她都冲锋在前,任劳任怨。她常说“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选择了学医,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终身学习,要迎风而动、逆风而行。当我们能为人民的健康做点事的时候,是发自内心地高兴,会觉得此生无憾。” 老师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每次回看老师的一步步足迹,都深深令我震撼。我默默在心里发誓:作为一个呼吸科医生,当有一天再次面对疫情和危险时,当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也能挺身而出,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李妍 2021级医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    导师:张新平 教授



       真正熟悉导师,还是在每月例行的团队分享汇报上。我们遵照历届要求每月开展一次学术汇报,她都会到场认真指点,及时提出我们存在的问题。她常说:“不要对科研抱有侥幸心态,不要对知识一知半解,更不能不求甚解”。为了拓展研学资源,导师帮我们购买了学习平台账号,在后台及时掌握大家的学习频率、笔记进度,要求我们广泛阅读。在院校、学科教育管理之外也要涉猎卫生经济管理学、卫生政策等多方面知识,积极了解研究方向的动态文件及最新进展,平时注重提高阅读效率,还要提升英文文献的理解能力。在这样严格的督导训练中,我们都在磨砺下一边痛苦着,一边蜕变着。


       她常说要踏踏实实做事,扎扎实实做学问,负责靠谱永远是做人的底线。她真正把学生的事情放在心上,总像慈母一般和我们谈心,话语里的力量和趣味,辞色中的责任与智慧,都无缝链接到我们身上。 


       王江南 2021级眼科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导师:柴松 主任医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每当我在临床中遇到疑惑时,柴老师总会给出正确的指引,而且柴老师习惯授之以渔,会提点我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简简单单告诉答案是怎么样的,要具体的怎么做,会给予一块敲门砖,让我多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思路,这样的教导方式会更多的引领我独立思考的能力,久而久之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研一课题筹备阶段遭遇瓶颈停滞不前而我又毫无头绪时,老师总可以为我答疑解惑,提供新的想法与建议,虽然每次与老师讨论过后总是会有许多新的文献要查阅,但是经过老师的点拨,自己的方向变得更明确,知道了该从哪里入手,该如何做。老师从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我,她会围绕我的课题提出许多她的见解供我参考,通过文献的查阅让我自行决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我总是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在她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地进步,在迷茫中寻找突破点。


      任若佳 2020级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研究生      导师:王学义 教授

      有人说过:“你读过的书,遇见的人,看过的风景,塑造了现在的你。”这句话在王学义老师的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您不仅医术高超,更是医德过人,您用真心对待每一个病人,常常顾不上吃饭,加班加点的想为每一个远道而来的精神疾病患者问诊治疗,您始终为精神医学奉献着自己,抚平了一个又一个心灵创伤。您从不缺席每一次门诊,不管看到多晚,您都兢兢业业,还经常告诉我们:“患者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再苦再累,看到他们好起来也能感到莫大的幸福,能多看一个我就多看一个,患者永远是第一位的。”您在门诊将书本上晦涩的症状学与生动的病例联系起来,使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遇到不懂的地方,您也耐心的跟我讲解,让我打心眼里更加热爱精神医学。



      每一次下门诊后,您都会总结当天的病例,并结合您的亲身经历让我学到看病的技巧。您跟我说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不仅要努力治愈患者心灵上的伤痛,还要时刻关注患者的躯体情况,不能因为患者就诊于精神科就忽略患者躯体上可能存在的隐患,要做一个严谨认真、细致全面的好医生。跟着您看着一个又一个患者越来越好,我的内心也能感到无比幸福与充实。除了出门诊,您还坚持每周到精卫中心各个科室查房把关,为急重疑难患者的诊治把好质量关,经常有患者和家属说:“您就是我们的定心丸,看见您就感觉我们的病一定能好!”您四十几年如一日,勤耕于医疗工作中,是我由衷敬仰的好医生、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