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简介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1011护理学

发布时间:2019-04-06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网信息网     浏览:671    分享:

1011护理学


       (一)学科概况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应用性学科,研究人类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产生反应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和应用,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和恢复健康的目的。研究范畴包括探索护理对象在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作用下身心反应的特征和规律,构建护理评估、护理干预的方法和技术并验证其有效性,探讨护理实践中的管理问题以及护理人才 的培养问题等。

       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健康需求及文明进步息息相关,是在人类祖先自我防护本能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抗病害斗争和劳动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壮大,并受到科学进步和社会需求不断变化的深刻影 响,每个发展阶段都在传承的基础上反映出时代特征。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生老病死问题,也就有了原始医护照顾的萌芽。古代早期护理主要是自我保护式、互助式、经验式和家庭式的照护。l9世纪中叶,南丁格尔应用其在克里米亚战场上护理伤员的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和归纳总结上升到理论,撰写了著名的《环境理论》,被认为是现代护理学科的起源。1860年,南丁格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 所正规护士学校,建立了崭新的护理教育体系,并应用医学科学的发展成果,构建了相应的护理技术和护理干预,如无菌技术、压疮护 理、各种疾病护理常规、新生儿喂养等,形成了最初的护理学科知识体系。

       自20世纪开始,护理学进入了迅速发展时期,护理分科越来越细,专科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最初的护理分科是根据临床医学分科,分为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全球经济复苏,人们对护理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学者们开始意识到护理学科需要构建其独特的知识体系,并通过开展护理研究生培养和护理科学研究,促进护理学科知识 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进入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形成了人是一个生物、心理、社会统一整体的现代医学观。护理学也开始从生物、心理、社会相结合的角度理解人的生命、健康和疾 病,护理理念从既往的“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强调关注生命全周期的健康,护理学科也从根据临床医学分科转变为以生命周期和健康过程进行知识体系划分。在此基础上,护理学科的 理论体系逐渐引入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生命科学的相关理论,如“马斯 洛人类需要层次论”“成长与发展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和“一 般系统理论”等一般理论,用于指导护理实践。护理学者也开始构建 护理学科特有的理论,如莱温的“护理实践守恒模型”、罗伊的“适 应模型”、罗杰斯的“全人模型”、奥瑞姆的“自理理论”、纽曼的 “系统模型”、金的“互动结构和达标理论”和约翰逊的“行为系统 模型”等,推动了护理学科的发展。

       护理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护理研究的不断深入,促使了护理学科的迅猛发展,新的护理杂志不断创刊,护理论文数量呈井喷式增加,护理学科知识体系不断完善,新的护理学科领域如循证护理学、护理信息学、护理人工智能、症状科学、护理组学等逐渐形成。护理的工作性质及范围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护士角色日趋多元,并产生了以专业 学位研究生培养为起点的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 Practice Nurse, APN),包括高级临床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 和开业护士(Nurse Practitioner,NP),使护理在预防疾病和并发 症、减轻病痛、促进康复中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性,逐渐成为了保障人类健康的核心力量。


       (二)学科内涵

       1.研究对象

       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对现存/潜在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所产生的反应,涉及个体、家庭、群体和社区。

       2.研究内容

       护理学研究人类对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所产生的反应。主要内容和范畴包括:

       (1)人类在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作用下产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反应及其表现特征、规律和机制,形成护理学特有的概念、原理和理论;

       (2)人类对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产生各种反应的评估、判断和预测;

       (3)人类对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产生各种反应的预防和干预;

       (4)现代护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材料的研发;

       (5)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及其护理管理新模式、护理质量新理论、 新策略与新方法;

       (6)护理学科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

       3.理论和知识基础

       护理学作为一门兼具科学与人文属性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理论体系也包容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共性,并逐渐形成护理学科的特性。护理学的理论框架由人、环境、健康和护理4个基本概念构成,包括了一般理论和护理理论两大部分。一般理论用于解释护理研究对象在社会情景中的一般规律,是指导护理基础实践的通用准则,主要包括系统理论、需要理论、应激与适应理论、生长与发展理论、沟通理论等;护理理论是指由护理理论家基于护理实践,整合相关学科理论提出、用以解释说明护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护理活动独特规律的理论。护理理论提供了认识和分析护理问题的框架、观察和判断护理实践的依据,以及构建和发展护理干预的指导。代表性护理理论有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佩普劳的人际关系理论、奥兰多的护理程序理论、纽曼的系统模型、罗伊的适应模型、奥瑞姆的自理理论、华生的人文关怀学说、莱宁格的跨文化护理理论、梅勒斯的转变理论等。

       护理学的知识基础主要由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知识、护理学知 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构成。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和医学免疫学等;临床医学知识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等;护理学知识包括:护理基础学科知识(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学、护理信息学、护理研究等)、护理专业学科知识(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老年护理学、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和中医护理学等)和护理交叉学科知识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包括临 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预防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和哲学等。

       4.研究方法

       护理学的本质属性及其理论基础决定了护理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护理研究人员应根据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以护理学科为研究的学科视角,选择合适的方法或方法组合,实现认识现象、发现规律、解决实践问题、促进理论体系发展、优化实践效果和提升护理整体质量的目的。护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量性研究、质性研究、转化研究、实施研究、技术开发研究等。其中量性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包括现象学研究、扎根理论研究、民族志研究等。


       (三)学科范围

       随着护理学科与多学科的相互渗透,理论互补、方法互恰、技术互鉴,护理学科范围不断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以“人的健康反应”为逻辑起点,以“改善人的健康和生命质量”为逻辑终点,以“维护人在生命周期和健康过程中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照护活动”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其范畴包含母婴与儿童护理学、成人与老年护理学、健康与慢病管理学、交叉护理学、急危重症与灾害护理学、中医护理学、精神心理健康护理学和护理人文社会学八个二级学科。

       1. 母婴与儿童护理学

       母婴与儿童护理学兼具科学与人文属性,采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涵盖围产期母亲、新生儿以及儿童对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和生命周期变化产生反应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和应用,达到保障母婴安全、促进母婴和儿童健康的目的。

       (1)母婴护理学

       主要研究对象为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的女性、胎儿、新生儿三类群体,研究其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变化特点、身心健康问题及相应护理干预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2)儿童护理学

       主要研究从婴儿到青少年时期儿童的健康促进和疾病照护问题,包括儿童健康维护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问题和心理精神健康问题的咨询指导和护理干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遗传病和急危重症的监测与护理干预。

       2.成人与老年护理学

       成人与老年护理学兼具科学与人文属性,采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成人和老年人身心特点和衰老过程及其对健康问题反应的理论、知识、方法、技术和应用,达到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延缓和控制由疾病和衰老引起的残障、保持其身心最佳状态的目的。

       (1)成人护理学

       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二个部分:①研究成人健康护理问题及其发生机制、健康影响因素等,研发成人健康危险因素筛查以及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健康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等干预方法与技术;②研究成人疾病状态下的护理问题及其发生机制,研发成人护理问题评估、 预测预防和干预的方法及相关技术,涉及各系统疾病护理和传染性疾病护理等。

       (2)老年护理学

       主要研究衰老引发的反应和老年期现存/潜在的综合健康问题及其护理,以及应对老龄化的护理策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老化与护理,包括老化规律与机制,老年人对老化和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特 征、规律及其预测的方法与技术,老龄化的护理应对策略等;②老年 人功能维护和健康促进,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维持与改善、疾病预防和疾病风险评估和干预;③老年人综合健康问题和老年疾病的护理模 式、综合评估、监测、干预和效果评价等。

       3.健康与慢病管理学

       健康与慢病管理学兼具科学与社会属性,研究威胁个体或人群健康和导致慢性病发病、进展或恶化的危险因素、作用机制及其监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达到维护和促进健康、延缓慢病进展和预防慢病恶化的目的。

       (1)慢病管理学

       聚焦慢病的共性管理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三个方面:①慢病患者的日常管理;②慢病病程进展规律、疾病恶化和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和机制;③疾病恶化和并发症的监测、预警、早期发现和干预的知识、理论、方法和技术,达到延缓慢病进展、预防并发症和慢病恶化、降低慢病过早死亡率的目的。

       (2)社区护理学

       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三部分:①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包括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管理、家庭护理、社区护理服务、社区健康促进、社区环境健康、社区护理适宜技术和社区疾病预防与管理等;②以人群为中心的护理,包括社区特殊人群和重点人群的康复保健护理,如社区妇女保健、老年人、儿童、慢病、伤残人群护理和失独家庭护理等;③居家护理,包括为出院后或康复期患者提供连续、系统的居家护理服务等。

       (3)公共卫生护理学

       对已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共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和重大群体性疾病或事故等造成的不可预见性爆发性事件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三个方面:①公共卫生事件下的护理质量保障,包括应急预案、护理质量保障管理、护理人员应急专业能力及素养等;② 公共卫生事件下的应急流程运行和管理机制构建,包括应对与管理模式构建、相关法规及政策研究、应急工作岗位细化设置、应急器材及生活物资保障模式及管理等;③职业健康防护,包括工作人员生命安全防护及心理社会支持保障、工作人员防护规范政策及流程研究等。

       4.交叉护理学

       交叉护理学是由护理学与基础医学、计算机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综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群。采用护理学、各种组学、信息与认知科学、材料科学等研究方法,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智能化护理的基础与应用研究,包括研究各种护理问题的组学机制、通路及相关标记物;探讨护理数据和信息的界定、收集、处理和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智能护理系统;各种护理用具的材料研究等。

       (1)护理组学

       护理组学以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如各种组学信息为基础,以与各种组学特征相匹配的健康护理问题为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范畴包括二个方面:①探讨个体发生各种健康护理问题和不良临床结局(包括各种治疗副作用)的基因及其他组学机制和标记物等,以预测和早期发现各种健康护理问题或不良健康结局;②构建和验证针对个体和家庭不同组学结构的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

       (2)护理信息与人工智能

       以现代化信息技术、计算机科学、认知科学和护理学的理论、技术与方法为基础,以护理领域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层面:①护理信息和人工智能的基础与技术研究:包括护理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的研究以及与护理人工智能相关的新兴护理信息技术如护理物联网技术的研究;②护理信息处理与标准化研究,包括护理数据、数据格式、数据仓库、采集方法、护理数据标准化和知识表示、护理自然语言处理和护理语言模型的研究;③护理信息和智能化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包括护理信息系统、智能护理系统、智能护理管理系统、智能健康与患者管理系统及其应用的设计、开发、评价和实施研究;④护理数据的分析和利用研究,包括护理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的研究等。

       5.急危重症与灾害护理学

       急危重症与灾害护理学是以现代医学、护理学理论为基础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学科群,采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命各阶段个体和人群在罹患急危重症和遭受灾害时的身心和社会反应特征、规律和机制,探索其预测预防、评估、救护干预与管理、康复和健康重建等的方法和技术,以达到挽救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 减少伤残率、促进康复或灾后健康重建及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1)急危重症护理学

       以急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二个部分:①急症急救护理,包括急诊患者的现场救护、常见急症的抢救预案、急救护理技术、急救工具和设备研发等;②危重症护理,包括各类危重症患者的监护理论、方法与技术、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并发症预测预 防、监护技术与设备的研发等。

       (2)灾害护理学

       以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事故所造成的灾难性损害背景下实施的紧急医学救助、护理、疾病防治和身心康复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备灾、救援、伤员转运、医院救护、灾后检疫、心理疏导的护理理论、方法和技术以及灾害救援中护士的作用、专业角色和能力培养等。

       (3)军事护理学

       以战争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护理活动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野战及军事行动中常见疾病、战创伤及心理应激的护理理论和技术;野外及军事救护的组织、人员配置与培训、急救物资储备;特殊军事环境和野外条件下伤病员的救护和护理标准与流程、野战护理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制、作训伤的预防和护理、基层和作战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问题和健康管理等研究。

       6.中医护理学

       中医护理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诠释整体观念的理念,研究辨证施护的方法,规范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养生康复中发挥作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四个方面:①建立中医护理古代文献数据库,界定中医护理内涵和外延,规范中医护理规范化名词,构建辨证施护理论框架; ②研究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常见病证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制,建立技术规范和标准;③探讨中医护理在专科专病中的干预方案并验证其有效性,形成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和方法;④探讨中医护理在老年及慢病管理中干预方案和作用,在老年照护和慢病管理中发挥中医护理的独特优势。

       7.精神心理健康护理学

       精神心理健康护理学以人的精神和心理健康及其健康问题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学、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人的精神心理健康问题、表现特征、规律及机制,探讨帮助患者恢复和促进精神心理健康的护理干预方法和技术。

       (1)精神健康护理学

       精神健康护理学以罹患精神障碍疾病的各类个体或人群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二个部分:①精神健康护理问题的特征、规律和机制、精神健康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以及评估、护理干预和精神支 持等方法与技术,包括精神健康治疗方案的实施与药物管理方法与技术等,帮助精神障碍患者恢复并维持精神健康;②精神卫生保健研究,包括各类社会群体的精神健康问题、重点人群精神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护理干预方法与技术,维护和提升人群的精神健康水平。

       (2)护理心理学

       护理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和护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护理对象心理健康问题的特征、规律,心理问题的评估及干预方法与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二个方面:①研究人在各种疾病、创伤、生命周期变化时以及各种社会因素作用下产生认知和情绪等心理改变的特征、规律和机制;②研究各种心理变化的测量和评估方法与技术,构建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方法与技术;③护士职业心理健康研究,包括护士职业人格特征与养成、护士常见心理困扰及其发生发展机制、护士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等。

       8.护理人文社会学

       护理人文社会学是以护理学领域中的人文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二级学科群,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如质性研究方法等,研究护理的艺术、人文关怀,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以及护理领域的管理和人才培养问题及其规律。

       (1)护理管理学

       以护理领域中的管理现象和管理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方面:①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包括护理领导力、护理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医院护士分层分级管理、护理绩效管理研究;②医院护理成本与质量效益研究,包括医院护理项目成本测算、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评价的研究;③护理管理模式与现代护理管理技术的研究,包括护理管理流程优化、临床护理技术管理等;④护理政策及法 律法规研究。

       (2)护理教育学

       以护理领域的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包括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护理学课程与教材体系、护理教育教学策略和方法、临床护理教学形式与方法、学业考核方法的研究;②护理教育教学对象研究,如学生学习心理、学习需求和学习行为研究;③护理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包括护理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研究等。

       (3)人文护理学

       以护理学科的人文特性和患者生命关怀行为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两部分:①护理学科的人文本质和特征的理论研究,包括护理哲学理念、护理美学、护理伦理等;②人文护理的应用研究,包括护理环境的人文建设,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及其需求、患者人格和尊严的维护,患者及家属疾痛体验和抚慰的策略与方法等。

       (4)安宁疗护学

       以因疾病或其他原因处于生命最后阶段的患者及其家属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涵盖三部分:①临终者症状控制与生存质量维护,包括临终者常见生理、心理症状管理,精神及灵性照护、临终者家属 参与模式及家属生活质量提升干预等;②安宁疗护相关标准制定,如 安宁疗护患者准入标准、安宁疗护内容和质量标准制定与实施、死亡教育方案内容制定与实施等;③安宁疗护管理政策及法规制定与实 施,包括临床或社区安宁疗护模式及相关运行机制、临终者隐私及权利维护等。


       (四)培养目标

       1.硕士学位

       以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为遵循,以宪法、教育法为依据,培养适应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满足现代护理发展需要,具备良好专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政治合格,护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扎 实,能从事护理实践、护理教育、护理管理以及护理研究的专门人才。

       (1)思想政治素养

       牢固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具备优良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以及良好的学术道德观,恪守学术规范;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审慎的科学作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

       (2)专业知识与能力

       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护理学基础知识;在系统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研究方向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并能够独立承担相应的临床护理工作;系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能,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身体与心理素质

       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有较强的社会和心理适应能力。

       (4)就业与发展

       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院校、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护理工作,也可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博士学位

       培养扎根中国大地、有志于从事护理学学术研究、愿意为我国护理学科发展贡献力量的高层次护理学科人才。遵循学术规范,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并针对解决护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重要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

       (1)思想政治素养

       牢固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科学发展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备良好的学术道德、人文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综合素质优良;热爱护理事业,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历史使命感。

       (2)专业知识

       掌握护理学和相关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3)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较强评判性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能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有解决护理学科和相关跨学科领域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能力。

       (4)学术交流能力

       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开展国际交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检索和阅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外文文献资料。


       (五)相关学科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材料学、公共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