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学科简介

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一级学科简介——1008中药学

发布时间:2019-04-08  来源:中国医药学研究生教育网信息网     浏览:376    分享:

1008中药学

       (一)学科概况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社会实践过程中,总结临床防治疾病经验,并与现代科学密切结合所形成的一门药学学科。

       中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药的统称。中药的发现应用及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实践过程。在原始时代,人类对药物的认识与觅食活动紧密相连。我国古籍中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们认识药物的艰难过程。很久以来,我国把药学一直称为“本草学”。从历代的本草著作中,可以勾勒出中药学的形成与发展的轨迹。西周时代的《诗经》收录了300多种药用动、植物名称,并记载了某些品种的采集、性状、产地及服用季节等。战国时期的《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240余种,对其炮制、制剂、用法及禁忌等均有记述。《神农本草经》系统总结了汉以前的药学成就,对中药的药性与功效、产地、采集与加工、真伪鉴别等进行了描述。南朝刘宋时期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本炮制专注,标志着本草学新分支学科的产生。唐代《新修本草》由国家组织修订而成,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药典,推动了中药应用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作为我国历史上由官方颁发的第一部制剂规范,对中药药剂的发展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明代的《本草纲目》在突出中医理法方药特色的同时,还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炼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对中药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清代的《晶珠本草》对藏药的来源、性味及功效进行了描述。民国时期,随着西方药学知识和化学、生物学、物理学等近代科学技术在我国的迅速传播和发展,以中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中药栽培与鉴定、中草药化 学、中药制剂、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等研究日益增多,出现了中药学分支学科的雏形。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及中药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中药的现代研究取得了瞩目成就,多个分支学科都取得突破:中药资源学在全国性的药源普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中药资源评价与动态规律研究,中药新品种、新资源的寻求与发现研究;中药炮制学在对古今炮制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同时,应用多种现代科学技术,探索炮制原理,改进炮制工艺,提高饮片质量;中药鉴定学在本草考证、基原鉴定、性状及显微鉴定、理化鉴定等方面取得突破;中药化学对青蒿素等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进行了系统研究,奠定了中药效应物质研究的基础;中药分析学初步建立了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标准体系;中药药理学在药效作用机制、安全性评价和药代动力学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中药药剂学在工艺、剂型、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学科交叉融合日益加深,中药学学科分化日益成熟,形成了由中药资源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分析学、中药药理学、中药药剂学、临床中药学、民族药学和分子生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组成的中药学科群。


       (二)学科内涵

       中药学研究领域涵盖中药资源、鉴定、炮制、化学、药理、分析、 制剂、临床应用与药事管理全过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中药学是以为临床防治疾病提供安全有效和稳定可控的药物为目标,以中药及相关产品为研究对象,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对中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和优质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饮片及成药的生产与创制,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中药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等开展研究,充分借鉴、融入系统生物学、人工智能与信息化等先进技术理念,不断创新理论与方法,推进中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

       2.理论知识基础

       中药学已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传统中药理论与技术,现代中药资源、化学、生物、药理、制药与分析、临床药学等理论体系,以及中医学、药学、化学、中西医结合、物理学、生物学等多个一级学科和系统生物学等新兴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为中药学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感知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集成应用研究,为中 药学科未来的发展和理论知识体系的延伸提供了广阔空间。

       3.应用体系

       从科学研究角度,科学评价、合理开发中药及相关产品,实施经典名方开发与重大新药创制,推动中药学术发展与创新;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药结合应用研究,探索中药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从人才培养角度,强化中医药思维培养,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培养造就高水平中药人才和多学科交叉的中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从服务社会角度,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中医药发 展规律,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经济适用的药物,建立健全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疗效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推动中药国际标准制定和海外传播与贸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 路”国际合作做出贡献。


       (三)学科范围

       1.中药资源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资源的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时空变化、开发保护、科学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学科。该学科是在自然资源学、中药学、生物学、生态学、地理学、农 学、统计学、化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学基础上,融汇了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的发展目的是以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建立并不 断完善中药资源的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系统管理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加强濒危药用资源保护和种群扩繁及其替代(代用)资源的开发技术研究,推进中药生态农业建设,保障中药资源和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该学科的主要任务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构成及其时空分布和蕴藏量的研究、中药资源区划及遥感监测与产地适宜性分析、中药资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道地药材研究和定向培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资源开发、中药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中药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功能基因研究、中药分子鉴定、中药材生态种植及土壤微生态综合修复治理等。

       2.中药炮制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 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该学科基本任务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炮制原理,阐释炮制方法和炮制作用的科学内涵,指导炮制方法的改进及创新,建立能够监控中药毒、效成分的质量标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和有效;在阐明炮制原理的基础上,以 炮制过程中物质基础的本质变化为核心,围绕炮制目的和临床应用,结合生产质量要求,改进炮制工艺,提高中药炮制工艺的技术含量,研究适合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炮制工艺,使其向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阐明炮制机理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手段,以客观量化的指标与经验性指标相结合,进行饮片质量控制指标及其标准的研究,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3.中药鉴定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及遗传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源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主要任务包括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研究和制订中药质量相关标准,完善和创新中药鉴定方法,为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结合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开发高性能、智能化中药鉴定系统,建立全链条鉴定与质量评价网络,拓展本学科发展前景。

       4.中药化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相关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化学成分,主要是有效成分)的学科。该学科以保证临床用药质量、解码中医药理论的现代科学内涵,指导药物创新为目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中药中有效成分或药效物质基础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与技术、结构鉴定(或确定)、检识与分析 方法,以及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修饰或改造、生物转化及代谢、配伍等,同时也涉及有效成分或药效物质基础的结构与药效、药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外界条件对这些成分消长的影响等。另外,与合成生物 学、化学生物学、人工智能、信息学等现代新兴学科的结合,开拓了本学科的研究范畴。

       5.中药分析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信息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任务是运用现代分析技术研究适合中药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的方法,测定有效物质,分析有毒有害成分,制定质量标准,分析药物体内过程,评价质量优劣,保证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中药分析学的研究内容涉及中药质量评价研究、中药质量控制体系研究、体内中药分析研究、中药生产过程质量分析研究、中药分析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究和中药标准物质研究等范畴。

       6.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该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以及机体对中药的药动学过程;阐明中药药性、功效、配伍和单味药、方剂、中成药应用的科学内涵,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地应用中药;评价中药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增效减毒原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 据;发现创新中药,科学评价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开发证候与病证结合实验动物模型,助力中医药科研;融入人工智能技术,模拟药物作用规律,开展高通量筛选和数学 模型预测研究;揭示中药药理学的科学内涵,推动中药现代化、产业化,推进中西医结合,为中医药学、医药学的发展和生命科学的进步做出贡献。

       7.中药药剂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该学科的任务是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制备安全、稳定、有效、质量可控、使用方便的中药制剂。其任务主要有:传承中医药学中有关药剂学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应用现代药剂学最新研究成果,创新中药药剂现代化;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中药生产中的应用,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研发中成药共性技术环节数字化、网络化生产装备,提高中药生产智能化水平;积极开发中 药制剂新辅料,满足中药制剂功能需要;加强中药药剂学基础理论研 究,包括以中药为特色的制药理论、分子药剂学理论、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理论等,加快中药药剂学“从经验开发向现代开发”过渡;结合人工智能与信息化技术,开展中药制剂的人工智能辅助设计 与评价研究。

       8.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主要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是通过临床、文献和实验的研究,研究功效理论、性能理论、配伍理论以及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并涉及其他影响中药临床效应的相关知识,促进中药效用的发展。该学科主要任务是科学阐述中药药性理论,探讨中药临床有效与安全应用的原则,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为疾病的防治、中药基本理论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化技术,开展中药临床监测,推动全程化药学服务。

       9.民族药学是在民族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民族药的基本理论、经方验方、资源与鉴定、物质基础、作用机理、加工生产、新药研发、质量标准和临床应用等的学科。该学科主要任务是传承和发扬民族药学的理论,基于区域性与经验性、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民族药用资源,阐释民族药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制订民族药的质量评价方法与标准,评价民族药物的药效和安全性,加强现有民族药的深度研究,研发安全有效的民族药新药,指导民族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促进民族药产业发展。

       10.分子生药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中药的鉴定、品质形成、资源保护与生产的一门科学,是中药学领域一个极富前瞻性的分支。本学科主要任务包括研究中药的分子鉴定、道地药材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 应用、珍稀濒危中药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保护、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生物合成与调控机制及药用植物的转基因与分子育种等理论与技术。分子生药学科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中药资源学的发展,在本草基因组 学、中药生态农业、中药生物技术等中药学新兴领域中发挥了重要支持作用。

       中药学一级学科还分化出多个体现学科交叉与融合、具有学科发展 潜力的培育学科,如中药信息学、中药毒理学、中药制药工程学、中药生物工程学、中药药事管理学等。另外,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建立,如中药资源生态学、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药代谢免疫药理学、中药系统生物学、系统中药学、中药合成生物学、中药化学生物学、中药监管科学等,紧扣发展前沿,加快了中药学科的现代化进程。     


       (四)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要求和满足中医药事业与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质与科学素养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药专业人才。         1.硕士学位

       系统掌握中药学相关的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熟悉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与研究方 向相关的论文撰写规范,具有一定的写作、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能 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学术交流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教学、科研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2.博士学位

       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熟悉中药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科学研究中具有较强的独立创新能力;掌握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论著的撰写规范,具有较强的知识传播与学术交流能力;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度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或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五)相关学科

       中医学、药学、化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物理学、数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等。中医学、药学、化学、中西医结合、生物学、物理学、数学、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等。